小心!血管长斑块比癌症更可怕-凯发k8网页登录
文/ 夏登杰
vein
血管斑块
癌症,现已经成为死亡的代名词。然而,在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下,比癌症更为常见、更为可怕的“血管斑块”却往往被人忽视(血管斑块就是动脉粥样硬化,是一回事)。
我们人体全身遍布血管,如果以颜色区分,血管其实有3种,红色的是动脉,蓝色的是静脉,粉色是毛细血管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血管疾病;血管疾病当中,发病率最高的就是动脉硬化(即血管长斑块)。调查显示,我国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中,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%;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确诊为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,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接近80%;而60岁以上的人群中完全无斑块的几乎没有。
从某种程度上说,轻度斑块的出现,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,就好比自来水管时间长了会沉积水垢一样。但是,斑块问题又比水垢复杂得多,因为它们可能长期“沉默”,也可能突然病变,临床上可怕的是,由于斑块不稳定(破裂、出血、侵袭等),诱发急性血栓形成,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动脉闭塞,附近的血管来不及替代其供应血液,导致血流中断。这种情况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,就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,发生在脑动脉则导致脑梗死(中风),甚至在几分钟内致残、致死,就像“不定时炸弹”。
1、诱发血管斑块形成的原因
一)不可抗拒的因素:
1、年龄:每个人其实从十五、六岁开始,血管里就会慢慢开始长斑块了;大概到了40岁的时候,这些斑块会变得越来越明显;发现到了60岁几乎很少有人没有血管斑块的。
2、性别:男女有别,不仅体现在外貌、体征和性格等方面,在疾病发作和治疗上也有差异。研究发现,在多数年龄段中,女性患急性心脏病的人数均少于男性,但绝经后女性的风险也增加,尤其是84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。
3、遗传因素:血管早硬化早长斑块的人,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都有遗传倾向,比如:如果祖辈或父母辈四、五十岁血管就硬化和长斑块,那么,大部分的儿孙辈就可能到了同等年龄左右会血管硬化和长斑块。
于此,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父母,也没有办法选择年龄,更没有办法改变性别,所以这三点都是不可改变的因素。
二)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三高人群
1、高血压: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、发展的重要因素,因为血压一旦上升的情况下,可以导致血液对血管内皮的冲击力增加,时间长了就会引发血管内皮损伤、血管壁增厚、管腔变细,而血管内皮出现损伤以后,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的原始因素,内皮出现损伤之后,血液里面的脂质和血小板就会聚集、沉积于损伤处,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,发生动脉粥样硬化。所以要预防斑块,必须积极正规的控制高血压。
2、血脂异常:高血脂不仅会诱导血管内皮损伤,使血管内皮变性、坏死和脱落,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,而且可以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的调节功能,间接影响动脉的弹性,更为重要的一点是,增高的血脂就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“原材料”,因此要想远离动脉粥样硬化,必须关注自己的血脂情况,保持血脂水平的正常。
3、糖尿病:高血糖对斑块出现的因素有三方面:一是高血糖可以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,让内皮细胞缩小、形成血管内皮的屏障效果降低,导致内皮出现损伤;二是可使内皮细胞分泌的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减少,组成的缩血管物质内皮素上升,引发血管的舒张收缩功能出现障碍;三是增加血液中的脂质沉积于受损的内皮处,慢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。研究发现,患有高血糖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比普通人要高出二倍。
4、超重或肥胖: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,是诱发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的重要因素。尤其是向心性肥胖,也就是脂肪集中在腹部,表现为肚子大、腰围粗的肥胖,脂肪以心脏、腹部为中心沉积下来,这类人群常常伴随着“三高”等代谢综合征,损伤血管内皮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,可直接升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,引发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心绞痛、心梗、脑梗等疾病,肥胖导致过早死亡的风险最高,可达到正常人的2~3倍。当今,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,因此控制体重,减肥不只是爱美之心,更是健康需要。
5、吸烟酗酒:吸烟和大量饮酒都是催化斑块生成的危险因素之一。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,使保护动脉免于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,同时使血压升高,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。而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,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。
6、缺乏体力活动:经常运动对人体来说非常好,它能够预防多种疾病出现,并且运动可以使人体排出身体多余的胆固醇,有助于血液循环,消耗过剩的热量,运动还能够帮助人们减肥,而长期运动不足则会很容易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。
7、压力大:压力过大的人血管内也容易出现粥样硬化斑块,因为压力过大,人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就会增多,肾上腺素增多可引起血压升高、心跳加快,时间长了会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的损伤,血液中的脂质沉积于内皮损伤处,逐渐就会形成粥样硬化斑块。压力谁都有,无论是大人、孩子、男人、女人、老人,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压力,关键看如何释放压力。
8、不健康饮食:吃的食物可以引起动脉形成斑块并变成血栓。胆固醇,钙,脂肪,细胞废物和纤维蛋白都可以造成血栓。现在大家的饮食变得越来越丰富,各种大鱼大肉经常端上人们的饭桌,这是加速血管老化非常重要的祸根,大鱼大肉往往处于高油高盐,使血管中的脂肪毒素垃圾堆积的就会越来越多。以下介绍几类最容易造成动脉斑块的食物。
动物脂肪:含有大量不健康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在动脉中形成血栓。熏肉,香肠,高脂肪牛排,带皮鸡肉是这类高脂肪食物的典型代表。
乳制品:奶酪,奶油,黄油,全脂牛奶和冰淇淋含有大量不健康饱和脂肪和胆固醇,也可以堵塞动脉。
烘焙食品:这类食品通常使用部分氢化植物油制成,因此含有大量可以导致动脉堵塞的反式脂肪。反式脂肪有助于保持烘焙食品湿度,但也会导致栓塞,并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。
油炸食品:很多食品使用反式脂肪或饱和脂肪高温油炸,因为这类脂肪比其他脂肪的保质期更长。
9、总是熬夜:经过研究表明,长时间睡眠不足可增加炎症细胞,这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大脑激素能抑制骨髓中炎症细胞产生,从而保护血管,避免受到损伤。此类抗炎机制跟睡眠有关,若长时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,就会使得抗炎机制失效,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。
10、长时间坐着不动:保持科学规律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帮助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,进而提高血管弹性和韧性。但长时间坐着不动可减慢血液循环,使得血管中堆积太多代谢废物,久而久之生成粥样硬化斑块。还有运动量太少可增加血液粘稠度,引起心肌收缩乏力,进而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。
2、血管老化自检
1、腹部突出,出现“小肚子”。
2、日常生活很少步行。
3、吃饭狼吞虎咽,总吃得很饱。
4、几乎不吃鱼类。
5、生活不规律。
6、完美主义、不服输,时常感到焦虑。
7、很少爬楼梯。
8、下肢感到冷或麻痹。
9、亲兄弟姐妹中有人曾发生过脑卒中或心肌梗死。
10、有吸烟或过量饮酒习惯。
11、被诊断为高血压、高血脂或糖尿病。
定期体检中,即使数据只是稍有异常,也应牢记诊断结果,为降低动脉硬化风险,积极改善饮食和运动习惯。
3、预防与改善措施
1、 健康饮食:合理安排饮食,少吃高热量食物,少吃油腻食物,提倡饮食清淡,进食低糖、低盐、低胆固醇、低脂肪的食物,食用植物油,粗细稂搭配,多多吃低糖水果和富含纤维食物;经常吃蔬菜,忌暴饮暴食;戒掉4高饮食习惯,4高饮食习惯指的是,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盐以及高油腻的食物,这些食物都会加速血管硬化的速度,进而增加了高血压、高血脂的风险,使更多的脂质物质沉积于血管壁上,进而导致动脉硬化更严重。
2、不要久坐不动:现代人几乎都是长期久坐不动,不仅影响血液循环,还会导致体内的代谢无法及时排出,就会有损伤血管的可能性,久坐不动也是引起血脂升高和血栓的一大危险因素。长期久坐不动,会导致下肢肌肉的活动关闭,下肢新陈代谢也会变慢,血液流动速度就会减慢,还有发生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的风险。而且长期不动,还会导致身体越来越肥胖,在肥胖人群中,大多内分泌紊乱,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含量也高,更容易发生动脉硬化,所以,建议每天能按时运动一定的时间。
3、适量运动:适当锻炼: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,不宜勉强做剧烈活动,可在平时参加散步、太极拳等体育活动,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,以感到不劳累为主。
4、良好的生活习惯: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,劳逸结合,睡眠充足;保持精神上的乐观,保持乐观、愉快的情绪;控制体重的增加,一般以体质指数(bmi)20~24为正常体重,或以腰围为标住,一般以女性≥80cm、男性≥85cm为超标;注意戒烟忌酒;
5、控制危险因素: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,如高血压、肥胖症、高脂血症、痛风、糖尿病、肝病、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;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抗栓或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;日常监控血压,定期复查血脂和动脉超声(颈动脉、锁骨下动脉、上肢动脉、下肢动脉),冠脉cta、颅脑动脉cta,血管造影的检查等。